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又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2月25日、28日,真如文英中心小学举行了二场思政课程推进会。
12月25日,全体教师观摩了一(3)班梅喻婷老师执教的《吃饭有讲究》一课,课后一年级道法教研组进行了说课。本堂课梅老师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的资源,观看《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食物的诉说》这些视频资源,生动形象地让同学们知道了食物的分类,她以儿童生活事件作为教材的“原材料”,如:引入学校的菜单,富有创意,又如吃饭挑食、吃得太饱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具有典型性以及道德教育性。她循情据理又有实践品性,同学们通过《小小配餐员》的游戏,自己动手尝试搭配一份科学、均衡、有营养的午餐。大家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课程教学部教导主任李宾中老师则带领全体老师一起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十个教学要点和流程管理实施的规范性指标,让每位老师走进思政课,并进行了课后的点评。
12月28日下午,以“理解教材意图,实施有效活动”为主题的区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全区二年级道法课教师均参与了这次的教研活动,上海市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莉韵专家、教育学院道法教研员汤永蓉老师也全程进行了观摩和指导。活动伊始,林玲老师就学校开展的“馆校课程与道法学科相融合的项目化实践初探”做主题发言。紧接着青年教师孙铭诗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并交流了她的教学设计说明。孙老师的课既是基于道法教材,又结合了我校实际学情,大胆创新,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带着学生走进真如镇史馆,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利用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与教材资源相整合,使学生对家乡真如有更立体的认识。不论是对孙老师的课,还是我校此次馆校课程与道法学科相融合的项目化实践探索,都得到了专家王老师和汤老师的肯定。
作为全程参与备课指导、馆校课程与道法课程融合的区教研员汤老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道德情感启蒙”的教育作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能立足《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结,开发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行为联结,进行习惯养成和爱家乡的情感落实。
王老师充分肯定了孙老师的这节馆校课程与道法学科相融合的项目化实践课。她认为孙老师的这节课能激发主体自我追求,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她也非常认同我们将学生带入镇史馆进行学习,通过师生对话学习,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参观、探究、合作,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思政课推进会尽管已经告一段落,但“接童气”的课堂教学还将进行更多的课堂实践,为创造新的直接道德教学形态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在课堂磨砺的同时,培养一批有信仰,会讲故事,会设计活动,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跨学科素养,更要言传身教地思政课教师队伍!